Skip to content
On this page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260 期):你的旅程不会停在 Day 1

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欢迎投稿。另有《谁在招人》服务,发布程序员招聘信息。合作请邮件联系(yifeng.ruan@gmail.com)。

封面图

6月18日,桂林市阳朔县遇龙河上,一条由55张竹筏组成的550米金色“巨龙”庆祝端午节巡游。(via

你的旅程不会停在 Day 1

我最近读到一篇文章,关于一张海报。

一个国外程序员说,他工作的上一家公司,到处贴着海报,鼓舞员工。

他没有点名,但是大家都知道,业内最喜欢贴海报的公司是 Facebook。

他说,有一张海报尤其让他恼火,写着一行字。

“这个旅程完成了1%。”

你每天去上班,那个海报永远写着1%,仿佛刻在石头上一样。

这怎么可能呢!我一直勤奋工作,每天加班,周末有时也来公司,完成一个又一个迭代,怎么会没有一点进展,至少也可以变成2%啊。

公司一直贴着这个海报,让人感觉,公司希望员工变成一头驴子,不停追逐挂在眼前的胡萝卜。无论怎么追赶,离目标总是靠近不了,总是只走了百分之一。

无独有偶,业内还有另一家大公司,也在宣传一模一样的企业文化,那就是亚马逊。

亚马逊的老板贝佐斯有一句名言:“亚马逊永远在互联网的 Day 1(第一天)”。

为什么是 Day 1 呢?因为第一天是一切的开始,大家抱有美好的憧憬,干劲十足,充满了期望。

贝佐斯说:“第二天是停滞期,开始出现跟目标不相关的事情,然后就是痛苦的衰退,最后就是死亡。我们要始终保持‘第一天’的心态,避免产生第二天的公司文化。”

为了弘扬 Day 1 的企业文化,亚马逊世界各地的办公室都有一堵墙,醒目地写着 Day 1。

它的办公大楼甚至都命名为 Day 1 大楼,贝佐斯本人就在里面办公。

回到前面的那篇文章,那个程序员就在思考,为什么互联网大厂都喜欢强调,每天都是起点? 难道就是为了警示员工保持干劲,不得懈怠吗?

他最终得到了下面的结论,这也是我想分享给大家的。

鼓吹这种企业文化,就是为了让员工总是绷紧弹簧。虽然员工最终很可能产生倦怠和精疲力竭,但是公司会因为这样而取得成功。

公司这样做,并没有错。作为一家公司,旅程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需要有使命感驱动的员工,所以它们会强调 Day 1。

但是,作为一个员工,你的旅程是有终点的。你不会永远停在 Day 1,也不能停在那里。

如果想要成功的人生,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把人生推进到下一个阶段,完成前一个目标,再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曾经有一个统计,同一个工作岗位,平均工作三年,就会产生倦怠。也就是说,就算你一直保持在 Day 1,最多只有三年时间,就坚持不下去了,后面都是煎熬。你必须在此之前,完成当前目标,进入下一个阶段。

稀土开发者大会

大家看到本期周刊的同时(6月30日周五),今年国内最大的开发者活动之一,“稀土开发者大会”就要开幕了。

再过一会,上午9点半,大会就正式开始。欢迎大家参与,一共今明两天。

会场在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北京的朋友欢迎来现场。那里有14个特别展区,包括掘金 IP、酷炫新技术、虚拟偶像A-SOUL、HR 面对面、最新技术书籍等实物展示可以打卡。

不方便去现场的同学,可以看免费直播大会邀请了60多位技术高手,有近200场讲座,涵盖了AIGC 与大模型、研发效能与团队管理、云原生、分布式云和边缘计算、音视频技术前沿等热点内容。

上面是会议今天的一部分日程,详细介绍和参会方法,请看官方公众号文章(点击打开)。

科技动态

1、死鸟无人机

美国科学家正在尝试,将死去的鸟类改造成无人机。

这种无人机采用鸟类标本制作,通过扑打翅膀而飞翔。地面人员很难察觉这是无人机。

但是,它的飞行姿势目前不够逼真,尤其是达不到鸟类的能量使用效率。实验表现不像天空中飞过一只野鸟,更像掠过一只野鸡。

2、摩托车油箱世界纪录

摩托车只用一箱油可以开多远?最新的世界纪录是匪夷所思的4183.8公里,相当于从上海到拉萨。

今年6月,意大利摩托车竞技用品公司 Acerbis,为了庆祝成立50周年,决定挑战世界记录。

他们选了一辆最省油的本田 125cc 摩托车,将原本1.5加仑的油箱,改成了世界最大的28.5加仑(108升)。

下面就是他们设计的油箱,以及替换后的效果。

为了创造世界纪录,一共有3个骑手轮流驾驶这辆摩托车,从意大利的总部一直开到西欧的最北点“挪威北角”。

3、印度火车相撞图解

路透社发表长篇报道,分析6月2日印度的火车相撞事故,288人遇难,是本世纪最大的火车事故。

这篇报道图文并茂,非常直观,是可视化的典范。下面是事故原因示意图,一辆火车脱轨,撞上了迎面开来的另一辆火车。

死伤最严重的,是没有空调的普通车厢,它居然有上下两排座位。

发生事故时,上排也挤满了人,太可怕了。

4、迪拜温室步道

迪拜是一个沙漠大都市,气候炎热,夏季平均气温超过40度,室外散步都不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家建筑事务所设计了一条温室步道,将散步路线都放在温室里面,长达93公里。

温室连接城市的主要地标,内部可以步行和骑自行车,

温室全程空调,建造和使用成本巨大,又很难收费,就看阿联酋政府愿不愿意承担天价费用了。

文章

1、我改装了一台“能拍照”的 GameBoy(中文)

作者介绍如何将一台二手 GameBoy 更换高分辨率屏幕,并添加摄像头。

2、基于机器学习实现的 Web 端实时防挡脸弹幕(中文)

本文介绍网页播放视频时,如何让弹幕不遮挡人脸。(@hughfenghen 投稿)

3、亚洲最高的树(英文)

今年5月,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西藏波密县发现了亚洲最高、世界第二高的树,一颗高达102.3米的巨柏。本文是美国媒体的报道,有这棵树的全身照。

4、AI 作图引擎比较(英文)

目前,AI 作图引擎主要有五个。

  • Adobe Firefly(通过 PhotoShop 使用)
  • OpenAI DALLE-2
  • OpenJourney
  • Stable Diffusion
  • Midjourney

它们谁最强?作者进行了比较,发现最稳定、可用性最好的是 Midjourney 和 Stable Diffusion。

5、Transformer 是什么(英文)

Nvidia 官网博客文章,介绍 GPT 模型的核心算法 Transformer 的基本情况,不涉及技术细节,但是很全面。

6、GitHub 仓库的设置指南(英文)

一篇初学者的 GitHub 教程,教你怎么调整仓库管理的默认设置。

7、苹果 HDR 二维码(英文)

一个很有趣的演示,苹果设备打开这个网页,上面有两个二维码,如果有一个更明亮,就说明当前设备支持 HDR(高动态成像)。

8、Apache 奇怪的版本号(英文)

Apache 在2012年发了2.4版,现在还是这个版本,只是从2.4.0变成了2.4.57。已经超过10年了,二级版本号一直没变。

工具

1、Tushan

一个基于 React 的前端框架,用来搭建网站的管理后台。(@moonrailgun 投稿)

2、SafeLine(雷池)

开源的 WAF(应用程序防火墙),挡在网站之前对 Web 流量进行安全清洗。(@naocanmonster 投稿)

3、Vue Skia

一个基于 Skia 的 2D 网页图形渲染库,底层使用 Rust 语言实现,前端使用 Vue 语言。你可以把它看作 SVG 的替代方案。(@meloalright 投稿)

4、ReviewGPT

为你的文章进行打分、评价,提出修改意见,甚至还可以扮演莎士比亚、金庸等知名作家,帮助你重新撰写。(@lvwzhen 投稿)

5、Light Chaser

数据可视化大屏设计器,基于 React + Mobx。(@xiaopujun 投稿)

6、语音转字幕工具

仅需浏览器,AI 自动生成语音字幕,免费且可本地离线运行。(@ZSMX 投稿)

7、AI 面试助手

只需职位、职位描述以及简历信息,就可以开始模拟面试,AI 扮演面试官角色提问。(@cocomany 投稿)

8、ArtQR 智绘二维码

一键将二维码变成一幅可扫码的画。(@yangchuansheng 投稿)

9、ibis

这个工具可以将 Markdown 文稿转成 PDF 电子书。

10、OrbStack

Mac 应用软件,在图形界面管理 Docker 容器,据称速度比官方的 Docker Desktop 快得多。

资源

1、Odd One Out

谷歌做的一个小游戏,四张图片有一张是 AI 生成的,请你挑出来。

2、Intel 8086 CPU 在线模拟器

你可以在这个网页上,直接写汇编指令,编译后执行,查看 CPU 寄存器、指针、状态位、内存等等。可以用来学习汇编语言和 CPU 运行原理。(@meq1986 投稿)

3、国际乐谱库

这个网站收集全世界公开领域的乐谱。

4、手机博物馆

该网站是一个老手机的搜索引擎。

图片

1、杭州“首个高温日”出现时间

下图是最近10年杭州市“首个高温日”(35摄氏度)的出现日期。

可以看到,总体趋势是高温日越来越早。今年居然在四月中旬就出现了35度。

2、马德堡半球实验

1654年,物理学家奥托·冯·居里克完成了马德堡半球实验,演示大气压的存在。

他把两个铜质半球之间抽成真空,现场用8匹马都拉不开,证明了大气压有多大。

那两个铜质半球原物,保存在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馆。

没想到原物这么大,直径36厘米,怪不得现场演示的震撼效果这么大。

文摘

1、社交网络的终结

2003年,交友社区 Friendster 的出现,标志着“社交网络”的诞生。

后来,Facebook 逐渐成为这个领域的王者,它的口号是“让世界变得更紧密”。

Facebook 成功后发现,它掌握了大量用户信息,可以向这些用户定向投放广告,大把大把赚钱。

社交网络从此就变成了一个广告机器。在北美,每个用户平均为 Facebook 带来每季度50美元的收入。

最近两年,一个更好的广告机器出现了:TikTok。它甚至不需要用户建立社交网络,就能推送广告。

Tiktok 的算法是找到你最感兴趣的那个点,让你对它上瘾,再把最有针对性的广告推送给你。一旦你发现一个喜欢的视频,再滚动看下一个,不知不觉就看了更多的广告。理论上,这种机制可以获取广告效果的最大值。

Facebook 发现自己落后了,广告收入下降,于是进行了调整,让自家的算法变得更像 TikTok 的算法。

他们实际上放弃了“让世界变得更紧密”的使命,或者说他们从来没在乎过,只是为了保证股票的价值才提出这个口号。

既然 Facebook 转型了,社交网络事实上已经衰落了。但是,“让世界变得更紧密”的这种愿望,以及与亲友沟通的的需求仍然存在。

我认为,Facebook 离开社交网络是一件好事,会有更好的产品取代它,真正关注与朋友、家人和世界的连接,而不是关注如何赚取大量广告收入。

新的产品可能不被称为社交网络,但它肯定比伪装成社交网络的广告机器更好。

言论

1、

生命的行为目的,不是为了食物和能量,而是为了负熵,争取负熵最大化。

熵代表衰老和死亡,那么负熵就代表对抗衰老和死亡。

-- 维基百科条目《熵与生命》

2、

我偶然发现了一种极其强大的编程哲学,那就是你应该忽略代码,那只是计算机要遵循的一大堆指令。相反地,你要专注于数据,弄清楚它如何流动。

-- 《滑铁卢编程风格》

3、

我把生活看成一系列“角色扮演游戏”。我的任务就是以最适合我的“角色”的方式玩我的“游戏”。

游戏可以是任何东西,成为好学生、成为好父亲、做出明智的财务决策、领导一个项目、进行房屋翻新等等。

这样的好处是,我的压力减轻了很多,我开始以中立的眼光看待一切,不在意演员是谁(包括我自己),只是客观地思考怎样才能取得游戏的最佳结果。

-- Hakcer News 读者

4、

每当你有一种“应该有人在这里做某事”的感觉,那个应该做这件事的人很可能就是你。

-- 《高级工程师的道路》

历史上的本周

知识孤岛,知识软件(2022 #213)

你的城市有多少张病床?(2021 #163)

暴力犯罪为什么越来越少?(2020 #113)

互联网市场的集中化趋势(2019 #63)

鸣谢

周刊得到国内新一代知识管理与协作平台 FlowUs 的帮助,深表感谢。

FlowUS = 文档 + 表格 + 网盘。你可以用它写文档、做主页、管理数据、存储文件等等。

每一期周刊同时发布在 FlowUs 专栏,欢迎大家也去开通自己的专栏和主页。

(完)

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